2024欧洲杯买球入口
 | ENGLISH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中国社会科学报》:苏北发展研究院纪念周恩来总理诞辰120周年专题研究成果
日期:2018年03月02日 10:42  浏览量:[]

2018年3月5日是周恩来诞辰120周年纪念日,2024欧洲杯买球入口作为一所地处周总理故乡的应用型本科高校,一贯坚持以周恩来精神办学育人。苏北发展研究院是2015年2月依托2024欧洲杯买球入口成立的研究机构,研究领域涵盖苏北区域发展战略、苏北经济发展与转型、苏北社会建设和社会治理、苏北地方文化等。2016年获批江苏省重点培育智库,同年入选中国智库索引(CTTI)首批来源智库,2017年进入高校来源智库前100名。近年来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本组文章是苏北发展研究院为纪念周恩来总理诞辰120周年的专题研究成果。

周恩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实启示

韩同友


周恩来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倡导者、探索者和领导者,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了杰出贡献。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人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深入推进马克思中国化的伟大实践,需要从周恩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中,吸取营养,获得智慧,得到启迪。

一、坚定信仰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首要前提

周恩来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青年时代,他通过对国内外各种思潮与主义的“推求比较”,最终认定了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确信“我认的主义一定是不变了,并且很坚决地要为他宣传奔走”。几十年的革命生涯中,周恩来无论遇到什么艰难险阻,从未害怕过,动摇过,相反,他认为“理愈明、信愈真、感愈切,革命的精神遂能愈久而愈坚”。英国著名作家迪克·威尔逊曾说:“周恩来忠于自己的信仰,同他忠于自己的国家和信守人情之道,并无二致。这就是他有别于本世纪其他中国领导人的地方”。

新时代,我们党仍然面临着“四大危险”,存在着“四大考验”。克服危险,经受考验,要求中国共产党人必须保持理想信仰和党性的高度自觉。为此,我们要像周恩来那样做个坚定忠诚的马克思主义者: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动摇,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总开关”问题;二要坚定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理的信念;三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二、实事求是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原则

周恩来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实事求是的光辉典范。早在青年时代,他就怀有一颗真心,早在青年时代,他就怀有一颗真心,极力追求“思想要自由,做事要实在,学问要真切”。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出发,积极稳妥地组织领导国家建设,倡导“说真话,鼓真劲,做实事,收实效”。

党的十九大明确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有力彰显了党的性质和根本宗旨。为此,我们要像周恩来那样自觉将实事求是贯穿于工作全过程:一要坚持解放思想,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二要坚持从实际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解决人民最关心、最需要的实际问题;三要坚持与时俱进,进一步激发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动力和思想活力;四要坚持求真务实,在“求真”上做文章,在“务实”上下功夫,讲真话、鼓真劲、出实招、求实效。

三、群众路线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保证

周恩来是党内外公认的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全党楷模”。1922年9月,在“九月来信”中,他第一次明确使用并具体阐释了“群众路线”的概念。在长期实践中,周恩来对唯物史观有着深刻的认识。新中国成立后,他强调:“我们搞经济建设,搞科学文化建设也要依靠六亿五千万人民。人民的力量是不可战胜的。”周恩来一生都在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重温周恩来的报告和讲话,“为人民服务”的理念渗透在每一句动员、部署、谈心的言语之中。重现周恩来的音容笑貌,“为人民服务”的情感扑面而来。“人民总理爱人民,人民总理人民爱”,这是对他的伟大形象的最真实写照。

进人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依然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重要法宝。为此,我们要像周恩来那样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要坚持宗旨不能忘。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群众推动历史进步。二要坚持工作传统不能丢。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的诉求和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的疾苦,使人民群众生活得有尊严、有幸福感。三要坚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基本方针不能变。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让一切发展活力迸发,让一切创新源泉涌动,谋求人民福祉,服务民族复兴。

四、与时俱进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活力源泉

周恩来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与时俱进的表率。青年周恩来实现世界观的根本转变,就是建立在对社会现状广泛考察与比较基础之上的。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中,他一贯强调马克思主义应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创新是周恩来生的追求。早在留日期间,他就志在求新,要求自已“想要想比现在还新的思想”,“做要做现在最新的事情”,“学要学离现在最近的学问”。五四运动期间,提出“革心”与“革新”的精神,将“求新”作为精神追求的目标。倡导对各种学说要“慎思而明辨”,“深究而悉讨”,实现“阐扬独见之学理”。1943年3月,他在《我的修养要则》中明确提出学习、生活当中“要注意检讨和整理,要有发现和创造”。革命和建设中,他致力于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强调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将科学精神与独创精神有机统一。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需要我们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为此,我们要像周恩来那样坚持与时俱进,充满活力:一要体现时代性。以正在做的事情为立足点,着眼于实际问题的解决,推动新的实践的发展。二要把握规律性。深化对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推进事业发展。三要富于创造性。自觉地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决裂,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上下功夫。

五、世界眼光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要求

周恩来是举世公认的具有国际阅历和国际视野的中共杰出领导人。周恩来早年出国留学的经历,激发了他崇尚“以人民疾苦为忧,以世界的前途为念”的人生追求。革命战争年代,他代表中国共产党与各国政要交往,与海内外新闻记者打交道;新中国成立后兼任外交部长,出访亚、欧、非,进行国事访问和外交活动。由于他经常来往于世界各地,对日新月异的世界发展和变化的格局、大势十分了解和熟悉,所以,他的世界眼光和开放意识更为强烈和具有持久性。

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中国共产党要带领全国人民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必须要有国际思维和战略眼光。为此,我们要像周恩来那样具有国际视野和世界胸怀:一要有开放的思维。习惯和善于用战略思维和世界思维来分析和解决中国的发展问题。二要有包容的思维。要增强自信心,凸显“中国经验”、“中华文化”以及“中国精神”在世界的话语权,展示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影响和魅力,要善于借鉴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三要提升处理世界复杂问题的能力。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分析世界发展潮流,从战略高度审视中国的发展问题,以世界眼光和宽广胸怀,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倡导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中国的和平崛起,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着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彰显出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与活力。

(作者系2024欧洲杯买球入口副校长、苏北发展研究院教授)

周恩来精神在党的政治建设中的时代价值

张 琴

周恩来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瑰宝,是以周恩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革命和建设中形成的以为人民服务为价值核心的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思想观念、道德品质和作风修养的总和。周恩来精神对于加强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具有重要的政治价值、思想价值和道德价值。

一、政治价值:周恩来精神中蕴含的理想信念和立场原则等,体现了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时代内容和要求

学习周恩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周恩来的精神,就是对上负责同对下负责的结合。”周恩来始终把党和人民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 始终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这些源于周恩来坚定的理想信念。共产党员应该以周恩来为典范,坚定政治理想信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像周恩来那样,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坚守政治信仰、站稳政治立场,把准政治方向”。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为党分忧、为民尽责,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学习周恩来严于律己和坚持原则的精神,严守政治纪律和规矩。周恩来坚持严于律己,将增强党性与修养德性两者融为一体,不仅对自己严,对亲属也一样严格要求,为了防止亲属利用他的权力谋私利,周恩来专门给他们制定了“十条家规”,还不许他们透露与总理之间的亲属关系。严于律己与坚持原则是紧密联系的,根本在于模范地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规矩。习近平指出:“政治纪律是党最根本最重要的纪律,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是遵守党的全部纪律的基础。”严守政治纪律和规矩是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的根本保证。全党要坚持原则,把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规矩作为立身之本,无论在任何时候、任何岗位上都始终把政治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杜绝一切违背党纪党规的言论和行为。

二、思想价值:周恩来精神中蕴含的思想观念,体现了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时代内容和要求

学习周恩来对党忠诚思想,树牢“四个意识”。党的利益至上、对党无比忠诚是周恩来的对党忠诚思想的核心内容,具体包括:注重思想改造,过好政治关,坚定政治信仰,维护党中央和党的领导核心权威等观点。正因为奉行这样的思想,周恩来在革命和建设中始终牢记共产党人的伟大职责和崇高使命,不会因为时代变迁或者环境变化而改变一丝一毫,表现出对党对人民的无限忠诚。全体党员要像周恩来那样,永远对党忠诚,始终做政治上的明白人,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并把“四个意识”转化为在党言党、在党优党、在党为党的实际行动。

学习周恩来廉洁奉公思想,确立清廉价值观。崇尚清正廉洁、克己奉公是周恩来廉洁奉公思想的核心内容,具体包括:领导干部要做清廉表率,领导干部要勤俭朴素,拒腐防变是干部基本素养,廉洁奉公、勤政为民是干部基本职责。清正廉洁不仅是个人品德修为,更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本色和优良传统,领导干部只有学习和奉行周恩来的廉洁奉公思想,确立牢固的清廉价值观,才会像周恩来那样一生清廉;克己奉公,战胜消极腐败的危险,清除政治病毒和杂质,净化党内政治生态,不断推进党的政治建设。

三、道德价值:周恩来精神中蕴含的品德修养体现了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时代内容和要求

学习周恩来相忍为党之德,锻造政治品格。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周恩来始终坚持党的事业为重,党的团结为重,党的利益为重。无论处境多么困难,周恩来总是克己隐忍,甚至不惜以精神上、名誉上的自我牺牲来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确保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断推进。充分体现了他对党忠诚、敢于担责、顾全大局的政治品格。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离不开政治品格的锻造。一要做到对党绝对忠诚,是彻底的、无条件的、不掺任何杂质和水分的忠诚。二是敢于担责,像习近平强调的那样,“面对困难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险境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失败敢于承担责任”。三是顾全大局,做到不计个人得失,自觉着眼全局,自觉服务大局,全力保证党的团结统一,保证伟大事业的顺利发展。

学习周恩来大公无私之德,强化政治担当。周恩来生始终心系党和人民,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忘我工作,倾尽心血,却唯独没有为自己打算过一分一毫,甚至死后也不留骨灰,不立墓碑,堪称共产党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无私奉献的典范。大公无私的品德,源于“把为党和人民事业无私奉献作为人生的最高追求”。习近平指出:“无私才敢担当……担当就是责任。”学习周恩来,强化政治担当应做到:一为党分忧。要像周恩来那样,任何时候、从事任何工作永远以党的利益为重,努力克服困难,切实解决问题。二为党尽职,要像周恩来那样不负重托履职尽责,殚精竭虑,无怨无悔。三为民造福,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论职位多高,权力多大,始终把人民群众冷暖挂在心上,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千方百计为人民谋福祉,为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而不懈奋斗。

(作者单位:2024欧洲杯买球入口苏北发展研究院)

周恩来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现代价值

徐 岩

当代中国,绿色发展已成为社会各领域发展的主旋律。周恩来尽管在理论上没有明确提出绿色发展概念,却在社会建设中推行改造大自然、增产节约、植树造林、防止环境污染、统筹协调等做法,为新中国探索绿色发展理念打下了根基。

一、改造自然、契合规律

(一)发展生产要契合自然条件

周恩来在经济建设中始终自觉践行“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并和自然一起发展起来的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他明确讲:“发展生产要合乎……自然条件情况。”我们再也不能慷慨地破坏自然,要慎重。显然,周恩来强调了发展生产必须契合自然状况,否则必受大自然的严惩。

(二)改造好自然要总结经验,探索规律

针对我国水灾害频发状况,周恩来强调要在不断总结老祖宗治水经验的基础上,探索治水规律。在治水方面,“本来我们的老祖宗有一套经验,但是我们对祖宗的经验也不注意了”。要“逐步摸索规律,认识规律,掌握规律……总有一天可以把黄河治理好”。

二、增产惜源,反对浪费

(一)节约资源,反对浪费

针对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物资紧缺状况,周恩来要求在生产与非生产领域都要倡导节约。20世纪50年代,周恩来在为缓解全国木材需求紧缺时强调:“对木材的采伐和使用,全国必须厉行节约,防止浪费。”到70年代,他把节约提升到爱国主义高度。“对国家的开支一点不注意节约,不提倡节俭,这不是一个爱国主义者,是一个浪费主义者。”

(二)综合利用资源以利增产

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倡导综合利用各种资源要素以实现增产目的。在生产综合利用方面,新中国成立之初他就大力倡导“造纸原料,应尽量利用竹头、芦苇或其他纤维植物”。在资源综合利用方面,20世纪60年代初,在综合利用国内资源方面,他要求“狠抓物资的节约使用和废旧物资的回收利用”。

三、植树造林,绿化生态

(一)绿化生态环境,造福子孙后代

周恩来认为,绿化生态环境既可美化生产、生活环境,也可提高人民收入。1957年,他对梅家坞的社干部讲:山坡“种茶树既是很好的绿化,又可……增加集体收入”。60年代,他强调公路、铁路两侧要植树造林,美化环境。发展生产必须“要注意保护好森林和各种自然资源,要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

(二)林业要永续发展,事关国计民生

周恩来多次精辟分析了保护林业是事关国计民生的大事。1962年,周恩来指出,湖南、福建等省在山区挤林开荒,水土流失很严重;内蒙古搞草原开荒,不能护土,不能固沙造林。

四、防治环境污染,开展卫生运动

(一)保护生态环境,创造生态福祉

周恩来认为,我国要从发达国家的环境污染中吸取教训,走一条有利子孙后代的环保发展道路。1970年,他对上海的代表说,搞工业不能给人民生活带来不利。对北京建设,他要求北京市处理好废水、废渣、废气,搞好消烟除尘,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防治污染,美化环境,绝对不做贻害子孙后代的事情。

(二)开展卫生运动,美化生存环境

新中国成立伊始,周恩来就要求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美化人民生存环境。1952年,他在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强调:“对于卫生工作,我们不能有丝毫的松懈,必须把爱国卫生运动坚持下去。”1956年,他在《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的报告》中提到:“几年来,爱国卫生运动在改善环境卫生、减少疾病方面起了重大的作用。”

五、统筹兼顾,协调发展

(一)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对统筹好城乡关系,周恩来在1949年论述:“城市对粮食和工业原料的需要刺激乡村的农业生产,城市以消费品和生产资料的供应保证和促进乡村的农业生产。”针对有些同志提出的“革命胜利了,进了城就忘了乡”的意见,周恩来再次强调:“我们的胜利是依靠了农村的,但今后农民生活的改善,还必须依靠城市……下了山不应该忘了山,进了城不应该忘了乡。如果忘了,就是忘本。”

(二)统筹农、轻、重协调发展

中国因是一个农业大国、人口大国,故而统筹好农、轻、重协调发展尤为重要。1962年,周恩来指出:“把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要地位,按照农业、轻工业、重工业的次序来安排经济计划。”之后,周恩来反复强调这一问题:“切实按照农业、轻工业、重工业这样的次序,对整个国民经济进行全面调整……逐步地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建立新的平衡。”

(三)统筹区域协调发展

由于受历史和自然因素影响,我国区域发展极不平衡。1957年,周恩来在青岛民族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汉族人口多,经济、文化比较发展,但是可开垦的土地已经不多,地下资源也不如兄弟民族地区丰富。……但是,兄弟民族地区的资源还没有开发,劳动力少,技术不够,没有各民族特别是汉族的大力帮助,也不可能单独发展。各个民族必须互相帮助,互相支持,在共同发展的目标下建设社会主义祖国。”

不难看出,周恩来以上关于环境保护的论述为进一步丰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思想提供了重要理论来源。

(作者单位:2024欧洲杯买球入口苏北发展研究院)



上一条:《淮海晚报》:以周总理为榜样争做优秀大学生

下一条:掌上淮安:重温入党誓词,这群大学生将“恩来”精神

校区及地址
枚乘路校区
地址:江苏省淮安市枚乘东路1号
北京路校区
地址:淮安市清江浦区北京北路89号
萧湖校区
地址: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城河街1号
Copyright 2024欧洲杯买球入口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苏 ICP 备:10033130号-1

苏公网安备 32080102000208号